现在市场上就已经有超过2.6平米的组件,比如182的78片组件(2471*1135=2.8m2)。
一方面,滴滴旗下早已大量使用电动汽车取代燃油汽车运营;另一方面,滴滴也跟车企展开合作,后者将根据滴滴用车需求,生产定制化电动车型,在长时间运营之后,将会有大量动力电池退役,可在储能领域进行梯次利用。据悉,小桔能源定位能源零售平台,覆盖加油、充电、加气、光伏、储能多种能源形态,未来将打造TOP1的能源平台以及上下游产业链整合的能源公司。
可见,光伏的确是当下可再生能源的重要选项,或将吸引更加企业在光伏领域展开布局。前者将负责光伏发电项目投资、建设和运维,后者将以协议价格进行购买,以求更好的实现节能环保。根据大众汽车此前公布的规划显示,将在未来10年内推出70款电动汽车(包括奥迪、保时捷等车型),自然要涉及到电动汽车的补能问题。对此,大众汽车CEO布兰德斯塔特表示,此举主要是为了满足电动汽车对可再生能源的额外需求。据外媒报道,全球最大的汽车集团之一,大众汽车计划在2025年前,投入4000万欧元在欧洲建立太阳能及风力发电厂。
此外,大众汽车在国内的另一合资公司上汽大众,也建设了多处分布式光伏发电。在光伏进入平价时代后,不仅龙头企业纷纷扩产,滴滴和以燃油车闻名于世的大众汽车也入局光伏,希望借此降低碳排放,为碳中和作出贡献。随着光伏进入平价时代,头部企业之间的争夺也愈发明显,出货排名可以充分反映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品牌效应,且对宣传和资本市场都有重要意义。
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(IRENA)发布的《2021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统计》,202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达到了127GW,同比上涨10.5%。除了组件出货量大幅增长贡献的利润外,其硅片巨头的身份也非常重要。阿特斯也一度被誉为中国最为稳健的光伏企业。阿特斯组件出货量在2019年排名第四,因身后的隆基股份跃居第一,自然就掉到了第五的位置,同时跟前面的晶澳科技差距较大。
这跟阿特斯集团董事长瞿晓铧博士的理念较为契合,据其妻子张含冰表示,正是不去争出货量的第一,才能做好风控,保证应收账款,避免坏账。阿特斯的净利润约为9.55亿元,同比负增长14.5%,也让业内有点意外。
不过其在2020年四季度的表现超出了市场预期,相信在2021年会取得更好的成绩。据隆基股份年度报告显示,2020年硅片对外销售31.84GW,同比增长25.65%。在此背景下,首先获益的自然是龙头企业。2020年,不仅是中国,全球光伏市场都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。
晶澳科技净利润达到了15亿元,仅次于隆基股份,表现非常稳健。图片来源:隆基年度报告晶科能源则出现了负增长,且幅度高达74.3%,是五大企业中跌幅最大的企业,2.3亿元的净利润也是最低,跟其组件出货量亚军的身份差距较大。天合光能则是五大企业中,净利润增幅最高的企业,达到了91.90%,但净利润不及隆基和晶澳科技,提升利润或将成为其2021年的重要目标。从本次统计来看,2020年头部企业的组件出货量却并未能如实反映其盈利水平,或许带给企业和资本市场一些思考。
在归母净利润方面,隆基股份以高达85.52亿元的净利润高居第一,成为2020年最赚钱的光伏企业。天合光能以微弱优势超越晶澳科技,成为2020年组件出货量排名前三的组件企业。
晶科能源的组件出货量增长则基本跟市场增长保持一致,虽然不及隆基股份,但对身后的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依然拥有较大的领先优势。同时在多个主要光伏市场市占率排名第一,组件出货量累计达到了70GW,继续保持领先。
其中进步最为明显的就是隆基股份,2019年组件出货量8.4GW,排名第五,在2020年高达223.98%的增长后,其组件出货量(含自用)已经达到了24.53GW,成为首个年度组件出货量超过20GW的光伏企业,同时也以较大优势超越晶科能源,拿下了年度组件出货量冠军晶澳科技净利润达到了15亿元,仅次于隆基股份,表现非常稳健。同时在多个主要光伏市场市占率排名第一,组件出货量累计达到了70GW,继续保持领先。图片来源:OFweek太阳能光伏网对比2019年,排名前五的企业并未发生变化,只是名次出现了变动。从本次统计来看,2020年头部企业的组件出货量却并未能如实反映其盈利水平,或许带给企业和资本市场一些思考。阿特斯的净利润约为9.55亿元,同比负增长14.5%,也让业内有点意外。
在归母净利润方面,隆基股份以高达85.52亿元的净利润高居第一,成为2020年最赚钱的光伏企业。不过其在2020年四季度的表现超出了市场预期,相信在2021年会取得更好的成绩。
晶科能源的组件出货量增长则基本跟市场增长保持一致,虽然不及隆基股份,但对身后的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依然拥有较大的领先优势。这跟阿特斯集团董事长瞿晓铧博士的理念较为契合,据其妻子张含冰表示,正是不去争出货量的第一,才能做好风控,保证应收账款,避免坏账。
在此背景下,首先获益的自然是龙头企业。除了组件出货量大幅增长贡献的利润外,其硅片巨头的身份也非常重要。
其中进步最为明显的就是隆基股份,2019年组件出货量8.4GW,排名第五,在2020年高达223.98%的增长后,其组件出货量(含自用)已经达到了24.53GW,成为首个年度组件出货量超过20GW的光伏企业,同时也以较大优势超越晶科能源,拿下了年度组件出货量冠军。据隆基股份年度报告显示,2020年硅片对外销售31.84GW,同比增长25.65%。图片来源:隆基年度报告晶科能源则出现了负增长,且幅度高达74.3%,是五大企业中跌幅最大的企业,2.3亿元的净利润也是最低,跟其组件出货量亚军的身份差距较大。阿特斯组件出货量在2019年排名第四,因身后的隆基股份跃居第一,自然就掉到了第五的位置,同时跟前面的晶澳科技差距较大。
天合光能以微弱优势超越晶澳科技,成为2020年组件出货量排名前三的组件企业。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(IRENA)发布的《2021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统计》,202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达到了127GW,同比上涨10.5%。
两者之间差距本就不大,如果没有较大的扩产计划,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继续保持微弱差距,互有胜负将成常态。阿特斯也一度被誉为中国最为稳健的光伏企业。
近期,组件龙头纷纷发布了2020年年度报告,披露了2020年组件出货量及业绩。随着光伏进入平价时代,头部企业之间的争夺也愈发明显,出货排名可以充分反映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品牌效应,且对宣传和资本市场都有重要意义。
天合光能则是五大企业中,净利润增幅最高的企业,达到了91.90%,但净利润不及隆基和晶澳科技,提升利润或将成为其2021年的重要目标。2020年,不仅是中国,全球光伏市场都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为此,记者专访了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,就若干行业和公司热点话题展开深度交流。大组件目的是降低BOS,但它有一个临界点,也就是超过这个尺寸,BOS不会再降,只会更高,那这个临界点是182还是210或者更大尺寸,市场会给出答案。
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,供应链是行业的关键问题,不仅是玻璃、硅料,晶科要有预测下一个、下下一个供应瓶颈出现哪个环节的识别力和判断力,并及早做应对。光伏将逐渐成为未来中国重要的电源之一,为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提供强劲动力。
加快储能的规模化发展,包括大型电站配储能、工商业分布式储能、电动车作为储能装置。中东部地区,结合土地和屋顶资源,推动光伏就地开发利用。
全面电气化并构建以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零碳电力系统,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。记者:谈谈全球化,现在很多光伏企业都开始加速走出去,开更多海外公司,招或者挖更多海外员工,对于全球化能力在行业最出名的晶科,觉得是压力吗?钱晶:与其说全球化是一种能力,不如说是一种文化,包容的、信任的、透明的、担当的、赋能的文化,它是一个让不同地域、肤色、传统习惯甚至理念的人,在一个认同的价值观和愿景驱动下,将人的潜力发挥到极致的文化,并且在里面工作觉得舒服、觉得有成就感、觉得被尊重。